06 · 实 用 《营养厨房》系列 宝宝辅食,你添加对了吗? 宝 宝 4-6 个 月 时 , 纯 乳 类 食 品 已经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要, 只有 及时、合理添加辅食,才能补充乳类 营养素的不足, 保证宝宝的健康成 长。 徐州市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主 任 王 洪 青 表 示 :“在 辅 食 添 加 时 , 家 长除了要参考喂养指南外, 还应该 根据宝宝自身情况, 选择最适合的 辅食添加时间和顺序。 ” 为牛奶蛋白过敏宝宝提供个体化营养指导 “她现在有 7 个月了,体重 15 斤,身高 69 厘米。 一天喂两顿辅食, 白天喝 3 次奶粉, 每次 120ml ……” 在徐州市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和儿保科联合 开展的《营养厨房》活动中,宝妈孙女士和王洪青主 任交流宝宝最近的情况。 去年 10 月份,孙女士第一次带着 2 个多月的宝 宝到市儿童医院就诊。“当时因为宝宝经常吐奶,体 重增加的比较慢来就诊的。 ”孙女士说,经过检查,医 生排除了胃食管返流等疾病原因, 怀疑是因为牛奶 蛋白过敏造成的。 而之后的过敏原检查,也证实了医 生的判断。 所谓牛奶蛋白过敏, 即婴儿体内的免疫系统对 牛奶蛋白过度反应而造成的。 王主任建议孙女士给 宝宝换成游离氨基酸配方奶粉, 并告知:“和普通配 方奶粉相比,这种奶粉味苦,宝宝一般要 2 周左右才 能逐渐适应。 ”但孙女士看到宝宝连续 3 天排斥特殊 配方奶粉后,没有再坚持使用,而是使用母乳配合普 通配方奶粉喂养。 宝宝 4 月龄时,孙女士因宝宝体重 增长缓慢再次就诊, 王主任让其给宝宝添加益生菌 予以调节,并从饮食方面给予相应指导。 “一般宝宝是 6 个月左右开始添加辅食,但根据 这个宝宝的情况, 我们建议她 4 个多月时尝试添加 米粉。 ”王主任表示,宝宝是有个体差异的,在喂养时 也不宜一刀切。 从米粉到米粥,从蔬菜到肉类,孙女 士的宝宝很快就接受了多种辅食,现身长、体重追赶 良好,智力运动达正常水平。 徐州市儿童医院去年底开设了 《营养厨房》,主 要针对 1 岁以内的宝宝,每周四举办一次主题活动, 对孩子进行个体化营养干预, 对家长的疑惑进行科 学解答, 现场教授如何制作辅食, 并微信随诊 3 个 月,以帮助宝宝健康成长。 宝宝辅食添加,循序渐进最关键 “婴儿满 6 月龄后,纯母乳喂养已无法提供足够 的能量及铁、锌、维生素 A 等关键营养素,这时候就 需要给他们添加辅食了。 ”市儿童医院儿保科护士长 张桂香表示, 添加辅食除了可以满足宝宝的营养需 求,还有利于增强宝宝的消化功能,促进神经系统发 育,以及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。 因为婴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对食物的适应性存在 个体差异,所以辅食添加的时间、数量、快慢等都要 灵活多变。“婴儿 4-6 月龄,如果能竖头、能扶坐,能 有目的地将手或玩具放入口中, 当小勺触及口唇会 张嘴、吸吮时,家长就可以考虑增加辅食了。 ”张护士 长说,辅食添加应在婴儿健康且情绪良好时开始;添 加时要注意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,由少到多、由稀 到稠、 由细到粗。 每引入一种新的食物应适应 2-3 天,观察宝宝是否出现呕吐、腹泻、皮疹等不良反应, 适应一种食物后再添加其他新的食物。 如果在尝试 一种新的食物 1-2 天内宝宝出现呕吐、腹泻、湿疹等 不良反应,家长须及时停止喂养,待症状消失后再从 小量开始尝试。 如果再次尝试仍然出现同样的不良 反应,应及时就医,确认是否食物过敏。 在添加辅食时,家长还应该掌握一些喂养方法。 最初, 可以选择强化铁的婴儿米粉, 冲调成稀泥糊 状, 用小勺舀起少量米糊放在婴儿一侧嘴角让其吮 舔,慢慢练习。 切忌直接将小勺塞进婴儿嘴里,令其 有窒息感,产生不良的进食体验。 第 1 次只需尝试 1 小勺,第 1 天尝试 1-2 次;第 2 天根据婴儿的情况增 加进食量或次数; 适应良好再添加新的食物, 如蛋 黄、肉泥等富铁食物。 在婴儿适应多种食物后可混合 喂养,如米粉拌蛋黄、米粉拌菜泥、肉泥蛋羹等。 满 7 月龄时,婴儿辅食可以单独成为一餐。 辅食选择注意多样化 养。 而且作为制作婴儿辅食的原材料,家长应保证安 全、优质、新鲜,不必追求高价、稀有。 ”张护士长给出 了一些建议。 谷物类的食物如米粉、厚粥、软饭、面条 等, 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, 可以为婴幼儿提供能 量。 动物性食物如鸡蛋、瘦肉、肝脏、鱼类等,富含优 质蛋白质、铁、锌、维生素 A 等,是婴儿不可缺少的食 物。 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、矿物质以及纤维素的重要 来源,具有多种的口味和质地,有助于婴儿学习和适 应食物不同的味道、质地等。 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 添加辅食时, 家长就应该开始培养婴儿正确的 饮食习惯。 比如固定就餐时间、位置,选择较为固定 的餐具,让婴儿们品尝各种食物的味道,就餐时避免 电视、玩具、手机等干扰,进餐时间最好控制在 20 分 钟以内,尤其注意家长们不要追喂、不要强迫婴儿进 食,保持就餐情绪愉快。 张护士长表示, 鲜榨果汁、100%纯果汁中的果 糖、蔗糖等糖含量过高,纤维素含量少,其营养价值 不如直接吃水果。 1 岁前的宝宝最好食用果泥和小果 粒 ;1 岁 后 宝 宝 们 每 天 纯 果 汁 的 饮 用 量 不 超 过 120ml,最好限制在进餐时或点心时饮用。 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 对于宝宝来说,适度、平稳生长是最佳的生长模 式。 对于家长来说,每 3 个月监测并评估婴幼儿的体 格生长指标,有助于判断其营养状况,及时调整营养 和喂养。 对生长不良、超重肥胖、处于急慢性疾病期 间的婴幼儿可以增加监测次数。 营养门诊:周一至周五 专家门诊:周二全天 文 | 姜莉萍 通讯员 姜伟 曹玉姣 67 61 “只有多样化的食物才能提供全面而均衡的营 脚后跟疼的不敢动? 4 个保健法还你健康双足 很多人都有脚后跟疼的毛病,尤其是 45 岁以 上的中老年人、重体力劳动者、长期站立或行走的 人,或是长期穿高跟鞋的人。 足跟痛常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疼痛、不红不肿, 休息后缓解,或运动后加重,症状易反复发作。 2018 年 3 月 16 日 星期五 编辑 |王惠 校对 | 杨庆宇 HEALTH 健 康 足跟痛的原因 1、 中老年人多是因为局部组织发生退行性改 变,从而引发骨刺、骨膜炎、跖筋膜炎等。 2、长时间行走、过度负重引起跖腱膜劳损。 3、长期穿高跟鞋或外受风寒而引起的足跟脂肪 纤维垫无菌性炎症。 足跟痛有什么特点? 1、跟骨下脂肪垫炎:站立或行走时跟骨下方疼 痛,有僵硬肿胀感,压痛明显,压痛点在跟下负重区 及其内侧。 X 线片可见跟骨负重区下方的软组织影像 密度增高。 2、跖筋膜炎与跟骨骨刺:站立或走路时,足底或 跟骨前下方疼痛,压痛明显,牵扯足底跖筋膜可使疼 痛加重。有跟骨骨刺者,X 线片可见增生。但跟骨骨刺 的大小与跟部疼痛程度不成正比, 跟痛症在经过治 疗疼痛消失后,跟骨骨刺仍然存在。 3、跟腱止点滑囊炎:跟腱附着处疼痛、肿胀,疼 痛可因走路过多而加重。 局部压痛明显, 踝关节背 伸、跖屈时疼痛加重,不能踮脚。 部分患者的 X 线片 可见局部钙化影。 4、 跟骨骨骺 炎:足跟后下部疼痛, 走路可现跛行,运动后疼痛加 剧,跟骨后下部压痛,有轻微肿胀。 X 线片可见跟骨骨骺变扁平, 密度呈不均匀的 增高,外形不规则,呈波浪状或虫蚀状,骺线增宽。 5、其他:跟骨高压与跟骨周围筋膜炎的跟部 疼痛散在,压痛较广泛,久走久站后会加重症状。 如何缓解足跟痛? 1、自我按摩 第一步:用拇指或拇指指间关节按揉足跟部 2-3 分钟,重点在足跟压痛点。 第二步:按揉昆仑、申脉、仆参、金门、太溪、照 海、大钟、然谷穴各 1 分钟。 第三步:用手掌掌面擦足跟部使之温热。 第四步:微握拳,以拳眼叩击足跟部,力量以能 耐受为度,约 30 次。 2、空蹬车、勤踮脚 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,增强跖腱膜张力,加强抗 劳损的功能,减轻局部炎症。 尽量避免长期站立,行 走,可以经常踮脚。 踮脚有利于通畅足少阴肾经,肾 经气血通则脚后跟可得到滋养,疼痛也就缓解了。 3、穿舒服的鞋 建议多穿软底鞋、“小坡跟”鞋,鞋跟高度在 2—3 厘米高为最佳,这样使全身重心前移,减少足跟部受 压。 4、勤踩毛巾 膝盖伸直,然后拿一条毛巾置于脚掌前端,二手 分别握住毛巾二侧,向内用力拉至筋膜感觉到被拉扯 为止;每次拉扯后停留 10 秒钟再放松,重复 10次。

pdf文档 宝宝辅食,你添加对了吗?

专业资料 > 人文社科 > 教育学/心理学 > 文档预览
1 页 0 下载 212 浏览 3.0分
温馨提示: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,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。
宝宝辅食,你添加对了吗? 第 1 页
本文档由 yyqc 于 2020-12-05上传分享
相关精品文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