踢踹的是童模,伤害的是童年 都说儿女是父母的“心头肉” , “捧在手里怕摔了,含在嘴里怕化 了”,然而最近一段童模拍摄现场母亲踢踹孩子的视频,引发舆论对 亲子关系的讨论。 回看这段只有 38 秒的视频片段,这名三岁女童被大人踢踹的镜 头令网友心疼。事件发酵后,尽管视频中的母亲及时发出道歉声明, 解释自己的行为“绝无所谓的虐童之意”“在沟通教导如视频上的稍 大动作,绝无伤害想法” ,但不少网友并不买账,当地妇联也已经介 入,进一步核实其母亲的行为是否涉嫌家暴。可以说,无论是线上讨 论还是线下行动,都在努力为视频中的小女孩编织一张保护网。 只不过,对“踢踹童模”事件的关注,还要延伸到视频之外。客 观上来说,一边是童装市场规模不断攀升,对影响服装销量和流行指 数的“卖家秀”产生强烈需求,一边是父母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,希 望在“黄金年龄”兑现“黄金价值” ,这些因素共同推高了童模市场。 然而,在家长的期待、培训机构的算盘和市场的激烈竞争等重重挤压 下,看似扮演主角的孩子,实际上并没有镜头前那样光鲜亮丽,在权 益保护方面甚至处于被忽视的状态。读书休息的时间有没有被侵占? 喜怒哀乐的表达是不是遭到管束?价值观有没有发生偏差?将这些 问题继续追问下去,才能避免这些天真的孩子受到伤害。 对每个人而言,童年都只有一次。有网友评论说,不能为了享受 “童模红利期”,而影响孩子“未来的价值”。的确,天真的年龄容易 1 转瞬即逝, “早熟”和“来钱快”的职业也难以持续。是机械地站位摆 拍,还是自然地举手投足?是过早地背负成人世界的名利,还是尽情 地享受宝贵的童年时光?无论如何,孩子不应成为大人谋利的道具, 天真和快乐也不该被作为商品待价而沽。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,不是 说满足了孩子的衣食住行就足够了,也不是轻则训斥、重则打骂的棍 棒教育,而是要给孩子以尊严、给成长以关爱,这既包括健康生活的 环境和条件,也必然涵盖休息的权利、时间的自由和未来的选择。 进一步看,从“打是亲、骂是爱”的家务事,到事关亲子关系、 未成年人权益的社会热点,可以说这既是一个如何培养孩子的教育问 题,也是一个如何保护孩子的公共命题。事实上,关于童星童模的商 业行为,目前仍是亟需完善的法律空白;有关童工问题的判断界定, 还存在模糊边界;未成年人的劳动报酬归属问题,也缺少明确的规定。 这无疑在提醒我们,相应的法律规范、企业责任必须紧紧跟上社会发 展的步伐,尽快为孩子的成长打上制度补丁。无论是立法、司法,还 是培训、经营,全社会都要形成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共识,尊重儿童权 益,保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。 在《童年的消逝》一书中,尼尔·波兹曼提出一种理论,认为儿 童在电视时代面临一种童年过早消逝的局面,成人和童年之间的界限 正在消失, “儿童过早地操着成人的语言,模仿成人的方式生活”。我 们不希望童模的世界里只有聚光灯,更关心他们卸妆后的生活状态; 我们不希望孩子的童年充满疲惫和忧伤,更在意他们天真无邪的快乐 时光。为孩子留住童年,他们的世界才能自由生长。(via 人民网) 2 “热搜一脚”曝光童模产业,为什么大家都在赶时间? 这些天,有一个小女孩被飞踹的视频挂在热搜上下不来。当人们 知道踹人的还是女孩的亲妈,愤怒的情绪更是难以平复。 孩子的妈妈事后反复解释,自己疼爱孩子,是教育孩子的时候动 作过大,绝无伤害想法、虐童之意。这话倒不是不可信,多数父母都 是爱孩子的,可是爱与称职是两码事。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,这 已逐渐成为共识。顶着爱与教育之名的暴力,愈发不被容忍。 上了热搜的这一脚,顺带把童模这个“隐秘”的产业“踹”到了 大众眼前。不久前有杂志发表过一篇关于童模的非虚构作品,作者描 摹的童模群像,给人最直观的感受,就是疲惫。孩子们白天上学,晚 上拍照,“抢手”的小模特经常一连赶几场,有时甚至夜里才收工。 童模们计件收费,当日结算,熟练地快速脱下一套衣服,又钻进另一 套。巧的是,文章也捕捉到了一个童模妈妈踹孩子的片段:孩子不配 合摄影师,对着镜头做鬼脸,妈妈看着后面还在排队等着的小模特, 一下子急了。 2015 年开始实施的新《广告法》规定,不得利用十岁以下未成年 人作为广告代言人。法学家担心,如果只限制广告代言这一单一行为, 会把童星的宣传推向“短期或一次性的方向”,并且缺少书面合同的 保障,孩子们的权益反而暴露在法律真空之外。“童模镇”的景象, 仿佛印证了法学家的担忧。 童模收入可观,甚至高过成年人的普通工资,加之小镇“同行” 3 间营造的竞争氛围,别说部分拿孩子赚钱的狠心爹妈,即便最初抱着 玩票心态、让孩子见见世面的家长,也很难不“身不由己”,焦虑地 寻求更多订单、生怕丢了这份“工作”。这大概也是童模小镇里隐形 的“工作伦理”。当这样的“工作伦理”加诸年幼的孩子,其中的恶 就更为叫人警惕。 小孩子身体会发育,每个童模的“职业生涯”只有有限的几年。 童模,或者说童模家长们的急迫,也和这个现实分不开。急迫后果, 不仅是孩子超负荷劳动,正长身体的时候吃不好睡不够,更有精神上 的揠苗助长。 “大家都在赶时间”,似乎也是这些孩子的成长寓言。童模妈妈 的那一脚,不仅是踹向孩子的小身体,更踹向了比钻石还珍贵的童真。 秀兰·邓波儿的电影里,也充斥着成年人对儿童的美化定义。她 成名于大萧条时期,彼时人们看电影,也寄托对生活改善的期待,所 以会赋予角色超越儿童特质的使命。用历史的同情眼光,其实没有必 要苛责。但很多年之后,美国人还是对秀兰·邓波儿电影里对窥视与 物化小女孩的倾向给予了无情的批判。与此同时,邓波儿当年辛苦的 工作状态、缺失的童年,也被更多人所知、所反思。 美国等发达国家针对童星的立法更加细致,譬如有严格的审核准 入制度,重视工作时间的把控,还有“库根法”这样保护童星个人财 产的法律。这些都值得借鉴。孩子不是哪个家庭的私有财产,更不是 商业工具,他们需要全社会去呵护。妞妞的事情之后,一些淘宝店主 4 联名呼吁规范童模行业,这样的行为无法立竿见影,却是一种可见的 改变。 如果一个社会爱孩子,就不该对一部分孩子缺乏人道的处境习以 为常、坐视不管。大人们“赶时间”,就透支孩子的未来,这背离文 明。是不是该停下来想一想,如果大家都这么赶时间,这个世界会好 吗?(via 人民网) 5

pdf文档 【2019.4.19】童模产业

资格考试 > 公务员类 > 军转干 > 文档预览
5 页 0 下载 270 浏览 3.0分
温馨提示: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,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。
【2019.4.19】童模产业 第 1 页 【2019.4.19】童模产业 第 2 页 【2019.4.19】童模产业 第 3 页 【2019.4.19】童模产业 第 4 页 【2019.4.19】童模产业 第 5 页
本文档由 woyaoziliao 于 2020-12-09上传分享
相关精品文档
  • 踢踹的是童模,伤害的是童年 都说儿女是父母的“心头肉” , “捧在手里怕摔了,含在嘴里怕化 了”,然而最近一段童模拍摄现场母亲踢踹孩子的视频,引发舆论对 亲子关系的讨论。 回看这段只有 38 秒的视频片段,这名三岁女童被大人踢踹的镜 头令...
    村官     3.0 分 7 页 | 292.69 KB